7月23日,永州祁阳市文富市镇,一场针对镇属部门及村委负责人的灭火实战演练紧张进行。在应急消防一体化队伍的指导下,参训人员轮番操作灭火器扑救“火源”。这是祁阳市创新推行“五位一体”驻点帮扶机制的生动实践——通过下沉专业力量,以实战淬炼、联动攻坚、靶向宣传等多种形式为乡镇筑防火墙。
自今年3月以来,这支由注册消防工程师、装备技师、救援骨干、宣传专员、应急管理局干部组成的队伍穿梭在祁阳市各乡镇街道,让安全直抵基层。
淬炼本领 驻点帮扶缓解基层“焦虑”
随着乡镇经济不断增长,留守老幼数量日益增加,基层消防专业力量不足、隐患排查规范性差等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为此,祁阳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推出“五位一体”驻点帮扶机制,组建一支由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装备技师、消防救援骨干、消防宣传专员、应急管理局干部构成的专业团队,每季度赴各乡镇开展不少于1天的驻点帮扶,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装备维保、隐患排查等核心能力。
“现在每个季度都会有专业团队下来,上一次为我们的装备做了全面体检和实操演练,这一次又开展了专业的消防知识集中宣讲。”大忠桥镇分管消防安全的副镇长柏雨萱说,由于场地、装备和能力的限制,该镇的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处置初期火灾没问题,可一旦火势扩大,凭自身力量几乎难以持续开展灭火行动。有了应急消防一体化队伍的定期驻点帮扶,基层“不会干、不敢干”的焦虑得到有效缓解。
“为提升乡镇队伍火灾处置能力,我们聚焦民房火灾、小型厂房事故、森林火灾等多类基层常见灾情,强化水带铺设、射水、破拆、搜救等实战演练。”祁阳市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张泽星说,这种有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帮扶已实现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
帮扶的成效,也在一次次火灾处置中得到检验。文明铺专职队一台小水罐车因地制宜使用森林水泵供水完美控制居民自建房火势,潘市专职队联合村志愿消防队成功处置电动摩托车起火,银行安保人员熟练使用灭火器扑灭柜台火势……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无一不是机制创新、帮扶到位赋予的底气。
联动攻坚 打通隐患治理“最后一公里”
“您好,是帮扶队吗?请问你们什么时候方便,想请你们指导一下我们的消防管理工作……”日前,应急消防一体化队伍接到长虹街道金沙湾小区物业的求助电话。
据物业周经理透露,该小区自业主入住以来,长期存在电动车入户充电、随意停放以及疏散通道堆放杂物等问题。“我们发现问题后会立即劝阻整改,但很快又恢复原样,难以根治。”周经理说,在得知可以求助专业队伍后,她立即联系“五位一体”团队协助整改。
接到求助后,团队迅速派出消防宣传员与消防工程师上门“会诊”。他们逐户排查安全隐患,结合实际案例对住户开展针对性的科普劝导,详细讲解违规行为的安全风险与法律后果。
“经过集中宣传,小区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及疏散通道堵塞情况已大大改善。”周经理表示,后续物业还将继续邀请应急消防一体化队伍的成员开展安全培训,提升小区安保人员和业主的安全意识及自救能力。
为提升问题处置效率,祁阳市消防救援大队、市应急管理局、乡镇(街道)通过定期开展联合座谈,聚焦责任落实与重点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现场协调或上报需支持事项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隐患整改、装备维护等事项建立台账、限期办结,形成“发现-交办-整改-验收”全流程闭环管理,为后续治理夯实基础。
靶向宣传 防宣一体提升群众安全意识
“我们不买东西!”“上次你们才来过,怎么又来了!”近日,应急消防一体化队伍来到龙山街道邵家岭社区开展驻点帮扶工作时,商户们的反应让大家感到“事有蹊跷”。细问之下,原来是今年年初时,有人冒充消防部门上门推销消防器材,不少商户都上过当,这才对帮扶团队充满警惕。
得知情况后,消防宣传专员罗倩立即将情况进行上报,并定制“消防诈骗,八大套路”系列科普卡片,联合街道工作人员深入该社区开展入户宣传,通过唠家常式科普,为群众答疑解惑。
“多亏你们的宣传,不然以后买了假货都不知道!”“幸好有你们提醒,万一发生紧急情况,灭火器用不了就遭殃了!”后续回访中,邵家岭社区商户的反馈让队员倍感欣慰。
自驻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应急消防一体化队伍立足辖区实际,根据时间地点灵活运用不同方式为群众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贯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为执法人员、社区网格员等开展业务指导培训60余场,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位一体’机制的核心,是通过消防、应急、乡镇共享信息、共训能力、共解难题,让专业力量在基层实现攥指成拳的效能。”祁阳市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张泽星说,这既是多部门协同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成果,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责任。
责编:周家庄
来源: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